德太陽能產業“風光不再”
內容摘要:法新社 18 日報道。來自亞洲,特別是中國的競爭對手對他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,一向以技術優勢領先全球的德國太陽能產業最近 “ 風光不再 ” 后者有十分突出的價格優勢。
“除非德國人今后把生產轉移到亞洲 ” 否則他將被擠出國際市場。 Photon 雜志的克勞斯曼表示。
法新社 18 日報道。來自亞洲,特別是中國的競爭對手對他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,一向以技術優勢領先全球的德國太陽能產業最近 “ 風光不再 ” 后者有十分突出的價格優勢。
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 Q-Cell 日前發布了一份業績報告。留下的 2100 員工全部轉為兼職工,數據顯示該公司上半年虧損了 7 億歐元。其結果是這個德國公司準備裁員 500 人。處于半失業狀態。產業危機面前,德國的太陽能企業遇到困難都一樣。就在 3 個月前,德國太陽能企業 Sunlin 宣布破產, 78 名員工全部下崗。
亞洲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準備把德國人擠出市場。
中國的太陽能電力公司的電池生產利息很低。
德國企業與硅片生產商簽訂的臨時合同。中國的公司可以從現貨市場采購到硅片。過去幾個月,價格被綁死了然而。硅片的市場價格下降了約 70% 德國市場調查公司 PhotonConsult 數據顯示,像 Ersol 這樣的德國公司制造一塊太陽能電池的本錢在 1.01 美元 / 瓦特,而像無錫尚德這樣的中國太陽能公司生產同樣的電池板只要花 0.35 美元。
根據瑞銀集團( UBS 一份研究報告。中國的太陽能產業制造利息要比德國低 30% 再加上政府支持,從總體上看。這幾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的價格下降明顯。
問題還在于。西班牙政府停止對其國內太陽能電池板安裝的補貼后,德國太陽能產業的入口局部超越 40% 容易受他人政策制約。例如。當地市場已大幅萎縮。此前那里的市場增長率為 200% 這種變化對德國來說,后果可能很嚴重。
瑞銀分析師漢美爾告訴德國金融時報。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市場份額在逐步增加,有相當一局部德國太陽能電池和模板制造商將被淘汰出局。而據業界人士估計,F在大約有 1/3 太陽能電池產自那里。
面對來自東方的競爭時。那就加入它行列。 Q-Cell 正在把太陽能電池運到中國組裝,許多德企的態度是如果你不能擊敗對手。最近還宣布了一個和中國太陽能企業的合作項目。該公司同時在馬來西亞開設了一條生產線。另一家德國太陽能設備商 Solarworld 也已在韓國建立了一個加工廠。
|